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,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,了解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,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幼儿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园的工作,分析吸收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,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。通过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,积极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、政策、法规,正规地、系统地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知识地、有针对性地向家长传授科学的育儿知识、方法,帮助家长解决教育上的困难,使家长树立现代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。
一、情况分析
肖塘.秦塘联合幼儿园坐落于奉贤区奉浦街道,肖塘幼儿园于1990年9月独立建制,是一所老牌的公办二级幼儿园;秦塘幼儿园于2023年2月新创办招生开办,学校和教师均很年轻;经过联合办园一年后,目前老师通过流通和支教,保证了两所学校班级均有一老一新的配置;招生对象为周边小区业主子女,近年来的生源外省市户籍幼儿占大部分,本市户籍的居民占比较少。
已有优势:
1、每个班级均有经验的老师搭配新教师,也有部分区级和园级骨干教师,对家长工作都有一定的经验,能应对家长出现的一些育儿问题,并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,家长对教师的满意度总体较高。
2、我园大部分家长对幼儿园的园务工作和班级工作积极主动配合,随着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新,家长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教育,很多家长愿意和教师主动沟通幼儿的教育问题,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提高科学育儿能力的意识。
存在不足:
1、大部分幼儿家长工作繁忙,幼儿由祖辈照顾,父母和幼儿之间相处交流时间较少,平时和教师的交流沟通也较少。祖辈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和教育程度不高,在教养方法上有待改进。另外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,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,对幼儿家庭教育的关注程度也有所不同。
2、随着社会和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要求不断提升,教师的家教指导知识和理念也需要不断更新。
3、在家教工作中,家长单纯地处于配合和被动的地位,认为幼儿教育是学校的事情,很多家长没有担负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。
二、指导思想
进一步落实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精神,响应《上海市0—18岁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(试行)》和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家庭教育工作要求,结合《幼儿园园务计划》,在了解家长需求,结合我园家教工作的实际前提下,及时调整开展家长工作的方向,构建幼儿园教育与社会教育、家庭教育同步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新模式,探索家教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形式,营造家园共育的良好局面,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。
三、工作目标
1.提高家长学校办学水平,探索家教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形式,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融为一体,不断加强信任与合作,提升幼儿园的社会声誉。
2.补充调整新一届园家长委员会,发挥家委会的桥梁作用,积极拓展家委会参与管理功能,探索家委会自主管理新模式,增强教育合力。
3.整合优质教育资源,利用信息技术便捷平台,构建开放、互动式的大教育体系,促进幼儿园、家庭和社区的共同发展,并由此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建设。
四、具体工作与措施:
1.加强队伍建设,提高指导能力
充分发挥家教中心组引领作用,发挥家教干事作用,结合幼儿园家教三年规划,优化调整《家长工作管理手册》,明确本学期家教工作的重心。认真组织教师进行家教园本课程的学习、领悟,了解并实践运用,激励扎实、创造性地开展好家教指导工作。
2.开展家长学校,提升育儿能力
(1)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家长开展不同内容的家长讲座,宣传幼儿保教科学理念,引导家长科学育儿。一方面借助市级育儿平台专家讲座资源,及时邀请家长参与线上聆听,树立科学育儿观;另一方面面向所有家长以收集家长的困惑问题解决为出发点,通过理论引领、实例剖析等方式,鼓励家长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,让家园之间的育儿理念得到碰撞、科学的做法得到传递。
(2) 组织家长进行相互间育儿经验分享交流活动,让经验说法,影响家长,启发家长。并在家园之窗、学校网站等平台定期发送,扩大影响面。
(3)加强宣传,充分利用数字家长学校平台,鼓励家长积极利用平台资源登录学习,提升家长家教水平,提升学校平台使用排名。
3.优化家园互动,共商教育策略
(1)成立新一届的园级、班组、班级家委会,充分发挥其作用,使其真正成为幼儿园与家长间的纽带,增强教育合力。继续完善三级家委会工作机制,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。定期召开家委会会议,及时沟通开学收费工作、沟通商讨家园活动开展等事宜;邀请家委会成员有重点的参与校园安全、幼儿膳食、课程教学等活动,通过现场查看、参与活动等及时给予反馈建议,发挥家委会监督管理作用。
(2)家园共同收集幼儿发展信息,开展幼儿成长情况评估,根据幼儿发展实际制定个性化教养育方案。以孩子通为平台,家园携手做好幼儿发展评价的素材积累和评价,有效利用幼儿评价系统,科学的观察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,并且给予科学客观的评价。从而帮助教师了解班级幼儿近期的发展水平,给予有效的指导与帮助;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近阶段的情况,配合老师的建议调整自己的教养行为。
(3)成立家长工作坊。家长工作坊是一个由家长策划、组织、协调和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和管理的场域。预设安全护校工作坊、布艺制作工作坊、爱心服务工作坊。通过工作坊的形式让家长一起参与幼儿园活动,充分发挥家长的职业优势,赋予他们更多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,通过全方位的参与,促成我园开放的办园模式。家长工作坊负责人与年级组长对接工作,根据课程需要和主题活动,开展相应的研讨。
(4)幼儿园层面完善“幼儿园网站”、幼儿园微信公众平台,班级层面充分利用QQ群、微信群和孩子通班级圈,使家园沟通速度更快、效率更高。同时,通过电话、约谈以及接送孩子时的交谈等,与家长间架起情感的桥梁,取得家园沟通与合作。
(5)各班老师,根据班级幼儿情况,不定期通过面谈、电访、微信等形式和家长进行沟通,同时鼓励家长反向约谈教师,主动与班主任沟通。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和表现,特别是一些行为习惯、交往能力存在问题的幼儿,与家长保持密切的家园联系,并能给与家长有效的指导方法。
(6)期末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表,请家长对幼儿园各项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。
4.整合家校社资源,优化育儿环境
(1)邀请家长来园助教。发动教师对本班家长的学历、兴趣、特长、工作性质等进行全面调查,并建立家长资源信息库,记录有利于幼儿园主题活动或课题研究活动开展的家长信息,根据家长的特点,邀请家长到幼儿园当“老师”,设计组织活动或给幼儿表演等,体验不一样的课程体验,促进认知和社会性发展。
(2)共享家长育儿经验。一方面发动各班家长撰写自己的育儿心得,用于经验共享;另一方面,收集家长的育儿困惑并进行梳理,视个性、共性的不同,通过书面、电话或家长沙龙的形式予以答复。
(3)家长志愿团助力。在原有基础上,充实调整家长志愿者队伍,邀请参与安全护校洗手护导、种植园地管理、户外运动、户外游戏、外出实践活动指导等等,发挥家长优势作用,为幼儿园管理、课程建设提供服务与帮助。
(4)利用社区资源,服务教育教学:我园地处奉浦街道,附近有医院、邮局、银行、超市、菜市场、理发店等周边资源开展实践体验活动,这些资源既为我们实施相关主题活动提供了真实的场景,又是我们带领幼儿认识社会、认识生活、积累生活经验的活教材。我们将继续开设幼儿社区实践基地,鼓励教师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前提下,以班组或班级为单位有机利用基地资源,并结合课程,挖掘和聘请基地单位有专长的人员如:医生、营业员等人员参与我们的教学。与此同时,我们应充分利用节日,节气带领幼儿走向大自然、社会,体验奉贤自然风光和风俗文化。
五、具体工作安排:
月份 |
具体活动(预设) |
8-9月 |
1.收费前家委会会议,听取家长对收费工作的意见或建议,向家长宣传本学期收费事项,达成共识。(8-27) 2.完成小班新生家访工作、完成家长调查问卷、家访小结(8-16前) 3.小班新生、插班生家长家长讲座(8-27) 4.小班亲子半日活动(9月1日) 5.制定家长工作计划(园第2周、班第3周) 6.家委会成员调整与园级家委会会议(第3周) 7.召开各班新学期家长会、家委会会议。(第4周) 8.各班完成“种植园地志愿者” 招募。 9.每月家教工作:家教中心组会议、家访、三级家委会会议、家长志愿者、社会实践活动等。 10.一日园长——小1班(家教干事负责,9月25日左右) 11.数字家长学校信息收集工作——(家教干事,9月1日) |
10月 |
1.每月家教工作:家教中心组会议、家访、三级家委会会议、家长志愿者、社会实践活动等。 2.家长助教活动启动(每学期每班开展一次) 3.家长工作坊——布艺制作队。(小班组组长负责) 4. 一日园长——小2班(家教干事负责,10月25日左右) 5.家长讲座——待定 3.班级串门子活动启动(每学期每班开展一次) |
11月 |
1.家园小报出版。(“安全教育一栏”要求:消防安全)。 2.每月家教工作:家教中心组会议、家访、三级家委会会议、家长志愿者、社会实践活动等。 3.家长工作坊——安全护校队活动。(大班组组长负责) 4.一日园长——小3班(家教干事负责,11月25日左右) 5.家长沙龙。(待定) |
12月 |
1. 每月家教工作:家教中心组会议、家访、三级家委会会议、家长志愿者、社会实践活动等。 2.家长工作坊——爱心服务队活动。(中班组组长负责) 3. 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。 4.一日园长——小4班(家教干事负责,11月25日左右) |
1月 |
1.家教资料上交整理工作 2.学期家长工作总结(园、各班); 3.《家园小报》出版(“安全教育一栏”要求:寒假安全)。 4. 每月家教工作:家教中心组会议、家访、三级家委会会议、家长志愿者、社会实践活动等。 5.一日园长——小5班(家教干事负责,12月25日左右) |
2023年9 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