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| 健康园地 | 健康快车 | 正文
马铃薯怎么吃才更安心?需要警惕长嫩芽或黑斑

 

无论是快餐店里点份薯条,还是自家做菜炖个土豆。马铃薯都是市民餐桌上喜爱的廉价美食。最近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马铃薯的消费提示。马铃薯又名土豆、洋芋、山药蛋、地蛋等,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、水稻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,我国启动的马铃薯主粮化战略,提出把马铃薯作为主粮。

食品安全专家介绍,马铃薯含有丰富营养。马铃薯块茎大约含有20%的干物质,主要由淀粉组成,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、膳食纤维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,脂肪含量低。马铃薯中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,钾含量几乎是蔬菜中最高的。马铃薯的营养成分相对全面,营养结构较合理,只是蛋白质和钙的含量稍低。马铃薯块茎变绿及芽眼部分变紫,会使有毒物质大量积累,如生物碱、龙葵素(俗称马铃薯毒素),主要是茄碱和毛壳霉碱,不慎大量食用易致中毒。

不过,选购马铃薯也应当心。应尽量选择光滑圆润、颜色均匀、无绿色的鲜薯,勿选择长嫩芽、肉色深灰或有黑斑的冻伤或腐坏的马铃薯,以免发生中毒。

由于马铃薯块茎的水分含量高、易腐烂,消费者购买后,宜存放在5℃左右的阴凉通风处。温度高会导致发芽或腐烂;温度低易冻伤;湿度大、通气不良易霉烂。马铃薯与苹果或香蕉放在一起,可抑制块茎发芽。

分享到: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