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| 健康园地 | 健康快车 | 正文
含糖饮料不可小觑,疾病隐患无处不在

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营养膳食模式的转变,全球范围内含糖饮料的摄入量呈逐年增涨趋势,其中儿童青少年是最主要的消费人群。那么含糖饮料到底能不能喝呢?

据报道,大连一名16岁男孩拿饮料当水喝3年,被查出血糖爆表,患上糖尿病,险些丧命。

什么是含糖饮料?

简单的说,含糖饮料是指在其中添加糖的饮料。含糖苏打水、果汁饮料、碳酸饮料(汽水)、运动饮料、能量饮料都属于含糖饮料。

糖是人体的主要功能物质,人体需要摄入适量的糖分为生命活动供能。但是当摄入的糖分过量时,就会增加患肥胖、糖尿病、龋齿等疾病的风险。而含糖饮料中的糖分具有含量高、易吸收等特点,容易导致人体糖分摄入过量。

多喝含糖饮料会有什么后果?

含糖饮料与肥胖

研究表明

增加含糖饮料的摄入会增加儿童、成人肥胖的风险。每天每增加摄入1份含糖饮料(335-350ml),可以使儿童BMI(身体质量指数) 1 年内增加0.03 kg/m2,使成人的体重4年内增加2.01kg。

含糖饮料与2型糖尿病

研究表明

含糖饮料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,随着含糖饮料摄入的不断增加,人群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也随之升高。高含糖饮料摄入的人群与不喝或很少喝含糖饮料的人群相比,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了31%,并且每天每增加摄入1份含糖饮料,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28%。

含糖饮料与龋齿

研究表明

含糖饮料对健康的另一个重要的不利影响是龋齿。研究显示,在游离糖摄入量小于摄入总能量的5%的情况下,游离糖摄入量与龋齿之间存在对数线性剂量反应正向关系。长期饮用含糖饮料的青少年,其患龋齿率较高。

含糖饮料与儿童血压

研究表明

与每周喝1次含糖饮料的儿童相比,每周喝3次的儿童青少年的收缩压升高1.1 mmHg ,舒张压升高0.8mmHg,说明儿童血压水平会随含糖饮料摄入频率的增加而上升。

含糖饮料与心血管疾病

研究表明

一些队列研究已经证实,那些经常饮用含糖碳酸饮料的人患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风险增加,每天多饮用1瓶含糖饮料,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增加17%。

鉴于以上种种不利于健康的影响,目前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采取控制措施,主要包括对含糖饮料加税、加强对饮料生产企业的管理、减少饮料在学校的销售和加强宣传教育等。

我国最新版的膳食指南也首次提出,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,不喝或者少喝含糖饮料,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。

分享到:
相关信息